![]() |
PT幫忙做徒手按摩 |
膝關節術後需要按摩這個觀念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而且是一個老爸開國術館的物理治療師跟我說的,他說了很多的好處與理由,我一下也記不起來那麼多,因此針對術後、運動傷害與復健病患,結合網路收尋與他的說法做一整合,我將按摩的效果列舉如下:
(一)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加速體內廢物之排洩,有助新陳代謝之進行。這點很重要,術後也最容易發生這樣的問題。若血液循環不良好,那你再吃什麼高檔的補品都是白搭,因為養分也運送不到該要修補的地方!
(二)可放鬆肌肉,並且增進運動的範圍。術後有許多人膝關節屈伸不利,除了一部分是軟組織沾黏外,還可能是因為肌肉僵硬所導致,有效放鬆肌肉後可明顯的增加膝關節的屈伸角度。
(四)可舒緩術後所產生的關節與肌肉的疼痛。我想這點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吧,因為從小到大我們本能的不都是痛哪裏就捏哪裡嗎。中醫針灸中的阿是穴理論基礎也是根源於此。
(五)可降低術後傷口周邊的敏感度與沾黏。在傷口周邊做順向、垂直或用手掌畫圈摩擦式的按摩,效果相當顯著。
不過事實上我們也不可能每天都去給別人按摩,所以學會自我按摩的技巧就相對的重要了,老哈院長無意中收尋到這個網站,其中的影片都是教大家怎麼自己
http://selfmassageforathletes.com/LegVids.html
老哈院長認為影片中這些自我按摩的技巧就夠用了,當然也許能學習到更多自我按摩伸展的技巧那自然是更好。
至於要多久按摩一次,如果你有時間那就天天自我按摩,沒時間兩三天做一次整體性,由下至上的按摩放鬆也不錯。
以老哈的經驗來說,有工具器械幫忙按摩那是最好不過了,因為自己用手去按摩比較會造成一個缺點,就是被按的地方是放鬆了,但主動按摩的地方卻越變越緊,至於按摩的工具可以十分生活化,例如網球、棒球或練習用壘球……,但也可以用比較專業的器具,例如市面上賣的小海豚按摩槍,或是Foam roller(泡棉滾筒)等等….,總之老哈認為按摩必須要生活化,運用手邊所有的工具幫忙按摩才能持之以恆。
![]() |
我的按摩伸展武器庫
|
最後要提醒大家,如果你術後沒多久還在水腫的狀態下,那就不太適合影片中的按摩了,你可能要學的是淋巴引流按摩的技巧,但這種按摩技巧的影片院長還沒找到,不過你可以請教你的物理治療師,稍微教你一些簡易的淋巴引流按摩技巧,在家自己做,這樣水腫消除的會比較快些。
按摩能抑制運動後引起的發炎反應,加速復原
回覆刪除http://pansci.tw/archives/11445?fb_action_ids=104606006367359&fb_action_types=og.recommends&fb_source=aggregation&fb_aggregation_id=288381481237582
版主回覆:(11/12/2012 11:50:34 AM)
感謝你提供的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