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俺中了化骨綿掌–前傳(一)


圖片來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hb.xinhuanet.com/2013-02/16/c_114691076_4.htm


這是我第5次手術,前4次手術都是跟韌帶有關,且都在內湖三總,內容就不再多做贅述了,在做最後一次MRI確認韌帶復原狀況時,同時也證實了外側半月軟骨的水平撕裂依然存在,早在還沒做這次MRI時,就已經產了許多症狀,三總的醫師說,水平破裂無法修補,手術就是為了把他移除!因此打消在三總繼續治療的念頭,於是又開始繼續尋醫的旅程,直到看到李建和主任的診,李主任說可以修復,旦要在手術中介入PRP,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接受手術因為終於找到可以不用移除掉軟骨又有機會可以讓其癒合的方式了,手術過程省略。


(一)受傷部位:右膝內側半月軟骨水平破裂
(二)手術方式:半月軟骨縫補,手術中介入PRP治療。
(三)醫院與地點: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四)醫 生:李建和 主任
(五)手術的時間:201413日……
(六)手術康復心得:

【術後初期】
李主任不建議我去復健科,不準我蹲、跳,不能強力折腳角度,維持兩個星期伸直的狀態,練肌力,並且說半年後做MRI檢查,看復原狀況。

【術後三個月】
依然不準蹲、跳,不準強力折腳,因此我的角度此時依然在100度上下(真是給他有點急),持續練肌力,還是不建議我去復健科。

【術後36個月】
主任說蹲只能到90度,我依照指示沒去復健科做復健(其實有去請教PT運動治療的菜單啦!),但我給自己設計了很多pilates和芭蕾的地板練習,角度部分我也試著開始慢慢增加(再不增加角度就僵掉啦!),至於外側的線頭突起越來越明顯,主任說大約「一年左右」會自行吸收掉,不用太在意。

【術後6個月】
角度維持在120度左右,經過自我鍛鍊肌力增強不少,這些自我鍛鍊的菜單都是經過PT核准的,主任還是認為不要硬壓角度,也不用去做儀器治療,蹲還是不能超過90度,外側半月軟骨處開始斷斷續續悶酸!希望能做MRI檢查,主任說半年影像不太能成形,要一年再做MRI會比較OK!如此又維持了一段時間十分保守的訓練!

【術後第78個月間】
外側半月軟骨處持續悶酸,有時會有彈響聲,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其間很緊張的去找了主任兩次,希望能做MRI檢查,但主任都還滿輕鬆的認為沒啥大事,認為我太過於緊張了,要我不要太焦慮,熱敷+伏加斯就OK啦! MRI的檢查,主任說最好等到術後1年半後再做!雖然我一再反應狀況似乎有惡化的跡象!

圖片來源:http://www.cth.org.tw/?aid=606&pid=0&page_name=detail&iid=561


【術後89個月】
原地彈跳動作將近術後第8個月才做,慢跑則是在術後第9個月才進行!坦白說慢跑是在李主任非建議下執行,因為以我多年的經驗來看,術後9個月再不開始跑,真的是有點給他太超過啦!

【術後第11個月】
悶酸的狀況開始日趨明顯,且更加劇烈,外側悶酸猶如打針時的那種酸,感覺鑽到裡面去,並且範圍有往下延伸到腳趾的跡象,但卻一點都摸不到痛點,感覺並不是表層的問題,彈響聲越來越明顯,且腿若打直超過5分鐘,就很難再勾的回來,感覺像是卡住,想辦法橋回來會有彈響一聲,但並不很痛,且會很緊,平時就一直處在十分悶酸的狀態下,我試著沿著屈趾長肌和短肌按摩放鬆,但沒有效果。

【術後12個月】
幾乎天天都要吃NSAID類的藥來壓制一下那種悶酸的感覺,因為不想辦法壓制會無法工作!直線走路OK,但要變換方向時,或做一些小幅度扭轉動作時,外側半月軟骨處就開始會有刺痛感,這幾天開始下樓梯時也會有刺痛感!不過,走路時並不會有忽然鎖死的感覺,也不會突然軟腿,但膝關節外側至向下延伸至腳趾的肌群會有持續的無力感兩顆線頭依然突起,且明顯觸摸的到。

NSAID類的消炎止痛藥


小結

基本上一整個呈現了無力挫敗低潮感,我唯一的想法就是:I have no ide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