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醫師述說了幾個重點:
一、膝關節軟骨的撕裂是十分正常的老化現象。但我並不清 楚他所指的軟骨是否包含膝關節中所有的軟骨,包括:半月軟骨、股骨軟骨、髕骨軟骨… ,但如果一定要指定單一 的對象,那應該會是半月軟骨。
三、一個為期12週的研究,選擇運動治療者與手術後再進行平衡與功能性訓練者(其實也就是運動治療啦),兩者12週之後的效果並無顯著性的差異。
四、這位醫師建議,若你已經超過50歲,應該先選擇運動治療,若都沒啥進展,屆時你再考慮做膝蓋關節鏡手術也是可以的。
【思考盲點】
一、我們就以半月軟骨來說好了,若撕裂在供血區,去做關節鏡縫合手術癒合機率達到85%,若在手術中介入PRP應該可以達到90%吧,如果是這樣你要不要做關節鏡手術呢?!問題就來了,其實光看MRI的影像是很難判斷撕裂在供血區或非供血區,最準確的方式就是關節鏡開進去看一下就一目了然了,但你這不是又動了手術嗎!其實半月軟骨除了外緣的的一點點供血區外,其實大部分都是非供血區,反正這就是兩難呀!供血區去做手術效果應該會不錯,但你又不能確定撕裂在哪裡所以><
二、對於半月軟骨的撕裂有分為很多種,垂直撕裂、水平撕裂、筒狀破裂………每種撕裂所影響的運動能力與功能都不盡相同,如果撕裂的狀況很輕微或許還可以經由運動治療、加強肌力,與功能性訓練緩來解症狀,倘若撕裂到都快要翻出來了!那我想運動治療應該就不會是最先考量的方式了!所以也不能一概論之,只要是半月軟骨撕裂就用運動治療的方式治療,也是要看狀況而定的,因為如果嚴重的撕裂到最後軟骨部分脫落到關節腔中,那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會更大,不過輕微的撕裂是可以採取運動治療的方式進行復健。
![]() |
撕裂的感情,其實跟半月軟骨撕裂一樣很難復原,那怎麼辦呢! |
三、影片中的研究進行了12週的觀察,我想應該會有觀察超過2年或3年以上的研究報告,這樣的結論或許會比較可靠些,這方面我還沒時間去蒐集資料,找個時間再去研究一下好了,總之我覺得把時間拉長似乎比較容易釐清問題與真相,畢竟人們要的不僅僅是這12週相安無事就好了!
四、片中指出,如果你超過50歲可以考慮做運動治療,其實姑且不論年紀,我覺得似乎只要是輕微的撕裂傷都可以採取運動治療的模式,未必要多開這一刀,因為一刀下去可能所引發的後遺症,也許是你我想像不到的,但是影片中忽略了你我的運動習慣與工作性質,如果是一個常常進行高衝擊運動的人,那就勢必做個抉擇,如果未來不從事高衝擊運動競技或許可以考慮不開刀,但未來還要從事高衝擊的競技運動話,也許這個半月軟骨的問題會惡化,至此你仍然要重新考慮是否要介入關節鏡手術,網球名將費德勒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可以參考以下這篇報導《網球名將費德勒膝蓋受傷要休息這麼久嗎?》。
不過我還是滿贊同片中醫師的觀念,我的大前提是能少開一次刀就少開一次刀,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開過5次刀雖然最後一次才是開半月軟骨,半月軟骨水平撕裂,但MRI影像上也很難判斷是否完全在供血區,於是我也沒想多就決定奮力一搏!手術中還塞入PRF,但術後狀況也沒變得比較好,反而引發我和醫師都異想不到的後遺症,如果再讓我重新選擇一次,我會選擇先不手術,然後找兩位運動治療and徒手治療很強悍PT進行為期半年的修正訓練,如果狀況沒有惡化下去,我就不會選擇進行手術,除非狀況持續惡化,我才會考慮手術,若這樣手術再發生很嚴重的後遺症,那我真的也了無遺憾呀!畢竟我真的努力過~~
如果這世界上真有上帝,那我深深以為上帝在設計人類時,並沒有把開腸剖肚這個code植入到我們的去氧核醣核酸中,才導致現在開刀如同gambling一樣,總是會有一堆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生,就算原來的問題解決了,也許其他的小問題又跑出來了,當然也有不少人開刀後好的不得了,但這可能就是運氣好的一種詮釋方式吧!
老話一句:
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話說多喝水好像還是會有事耶!)
沒事少開刀,多開刀有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